- 新聞中心
- News
- 聯系我們
- Contact us
-
銷售電話:028-85980483 85980506
售后服務:028-85980400
傳真:028-85980418
E-mail:huania@huania.com
地址: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中段天府軟件園D6棟17F
郵編:610041
人民網成都5月14日電(王軍)5月11日,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(簡稱“減災所”)和有關方面的組織下,成都高新區菁蓉小學2000余名學生和家長同時進行了地震預警演練。活動展現了教育一個孩子,帶動一個家庭,啟發整個社會的防災防震減災教育。
成都高新區菁蓉小學演練現場
十年前,汶川地震時,我國沒有地震預報,沒有地震預警。汶川地震十年來,減災所與合作伙伴研發的地震預警技術,實現了從無到有形成中國地震預警技術、地震預警網的建設、地震預警的應用、各領域地震預警的應用策略等,填補了中國面向公眾、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的系列空白,使我國成為繼日本、墨西哥之后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,而且我國地震預警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。
“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報,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,能夠在地震災難前向用戶提供幾秒到幾十秒的預警?!眹摇扒擞媱潯比瞬?、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、減災所所長王暾介紹,減災所與市縣地震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,已延伸至全國31省市區,該網面積全球最大,為220萬平方公里,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%,已公開預警40次破壞性地震,無一誤報,已通過廣播、電視、手機、專用接收終端示范服務各領域并取得減災效果。
自2012年汶川、北川、茂縣在全國率先啟用電視地震預警,已安全服務社會6年,并在九寨溝7級地震等大地震中發揮減災效益,日前還在德陽市和宜賓市開通了中國首批市州的廣電電視預警,電視地震預警將新增服務四川約500萬人口,約占10%的四川地震區人口。
國家“千人計劃”人才、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、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發言
王暾還表示,相比于汶川大地震時我國無地震預警,目前我國已有良好的地震預警信息源,但未能充分傳遞給公眾,全國應用率卻不足4%,地震預警應用“最后一公里”嚴重不足。
王暾呼吁,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,盡快實現地震預警全面覆蓋學校、廣播、電視,以保障國家和社會的地震安全。
成都高新區菁蓉小學演練現場
與此同時,在我國第十個“5·12”防震減災周期間,全國共有19個省市的學校應用地震預警啟動了演練。
2018溫江區中小學應急疏散演練現場
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教育局、區大電辦(應急辦)、區建設局聯合組織的“地震預警 呵護師生安全·實戰演練 提升應急技能--暨2018溫江區中小學應急疏散演練”于5月8日在成都師范附屬實驗學校舉辦。四川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調研員、高級工程師龔宇到現場觀摩指導。全區中小學(幼兒園)分管安全副校(園)長、安全管理員100余人全程觀摩。
2018溫江區中小學應急疏散演練現場
本次演練首次引入了地震預警系統,真實展現了地震發生時的預警情景。該活動成功檢驗了師生們的應急避險能力,整個疏散演練過程反應迅速、疏散有序、避險措施得當,使師生在真實氛圍中提高了防災意識,在真實角色中強化了逃生避險技能,演練活動的實效性得到了充分展示。
天津金鐘小學演練現場
此外,天津市東麗區首批啟用地震預警的5所學校(濱瑕實驗中學、東麗區國防教育基地、鑒開中學、金鐘小學、軍糧城中學)也于512期間進行了以地震預警啟動的地震避險疏散演習,模擬學校所在區域周邊發生6.0級地震,地震預警系統提前30秒向學校預警,收到預警警報后,師生按照地震避險預案,有序疏散,取得了良好的演習效果。
天津金鐘小學演練現場
正是由于基于地震預警的應急演練規范化、常態化,能夠在真實地震發生時,師生更加迅速有序地避險疏散,保障師生的地震安全。學校為師生提供的地震安全保障贏得了多方肯定。
“教育一個孩子 帶動一個家庭”
新聞來源:人民網-四川頻道
圖片來源:成都高新區菁蓉小學、天津金鐘小學、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